扫描二维码
咨询热线
0435-3676601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两会落幕、建言铿锵 中医药现代化加速正当时

来源:未知

发表时间:2024-03-19 16:32

浏览量: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2013年-2014年历届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中医事业金句摘要:
       2023年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惠及民生。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2022年
       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
       2021年
       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2020年
       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
       2019年
       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2018年
       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鼓励中西医结合。
       2017年
       依法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2016年
       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
       2015年
       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
       2014年
       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一句““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中医药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一句““依法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确立了中医药工作有了法理依据。
一句“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奠定了中医药工作的目标方向。
一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点明了中医药工作的发展路径。
       十年光阴回顾,政府工作报告从“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到“依法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再到“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一项项有力部署与时空的推演不谋而合,展现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目的就是为十四亿人民带来的“妥妥的幸福”。如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如何不负党和国家重托、不负民生期盼,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实走好?坚持守正创新、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中医诊疗服务就是重中之重。充分应用最新科技成果使中医诊断和治疗实现标准化、客观化、定量化、数据化,创新发展中医诊疗重大装备将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件。疗效是中医药的优势与生命力所在,优势专科是医院的立身之基。亮出优势,建设中医优势专科的核心就在于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彰显中医药独特优势,切实提升中医药疗效,在优势专科领域为民众提供最好诊疗。此前,国家发文要求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服务同时遴选近千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这都是推进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然而没有中医诊疗装备的重大突破,就很难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要求。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不断巩固、培育、放大优势,让中医药造福民生福祉落到实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建议:
       中医药在服务能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发展、走向国际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中医药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面向2035年的科技重大专项布局,应尽早设立并实施"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从根本上突破目前中医药技术装备科研投入少、研究力量薄弱、研究队伍局限于中医药领域的困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把中医药原创优势的源头话语权牢牢地攥在中国人自己手上。同时,应统筹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重点突破“中医先进诊疗设备、中药先进制造设备”的关键技术瓶颈,破解中医药规模化供给能力不足的难题,大力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技术升级,推动中医药先进制造水平提升。此外,还要完善中医药技术装备市场准入政策体系,将中医药装备配置纳入医疗服务机构建设要求,将中医药装备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
       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建议:以科技创新助推中医药走出去
       中医药走出去,就是让海外消费者接受中医药产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回答好“四问”,有没有效、是什么在起效、怎么起效的、起效的过程是怎样的?一是建议加大科技对中医药的赋能,要研究如何使用现代科学方法衡量传统中医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建立好中医药的标准。作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要途径,标准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三是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合作,积极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合作交流,逐步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医师资格规范。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讲席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建议: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医药、现代医学、工程学等深度融合,积极推动生物芯片、生物电子芯片、传感器等底层技术的发展,加强生物检测监测、行为监测、多模态和垂直领域大模型、健康数据分析等一批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及融合应用能力,形成一批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康复护理于一体的中西医并重智慧健康技术平台,为打造主动性、预防性、精准性、个性化、互动性的智慧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支撑。同时,建议试点中国特色智慧健康服务模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医药、现代医学、现代工程科学融合研究成果的转化,让AI赋能智慧健康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家庭、居民社区、功能社区、社区服务综合体等场景集成创新、先行示范,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智慧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孙蓉表示:
       要聚焦现代临床场景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通过深入挖掘分析和多学科交叉创新,集成化、体系化构建关键技术集合来解决“卡脖子”问题。
2024“专科建设”任务已经下达、方向已经明确,就干吧。
       “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是在十四五关键之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出。代表委员们表示,短短几个字,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来说却是字字千金。扬帆起航,不负韶华,代表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中医药行业的智囊团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正踌躇满志、奋勇争先致力于伟大的中医事业。作为连续二十四年专注于AI+CM(中医智能)研发制造,拥有基于连续二十五年中医大数据湖智脑训练的《中医机器人》承建《全球智慧中医大数据中心平台》《智能远程中医诊疗平台》的海恩达集团更是胸怀壮志、乘着两会召开的东风、龙行龘龘,积极为中医现代化奉献着蓬勃力量。我们热切期待,各行各业的科学家携手中医药人开拓创新、一路高歌猛进,迎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明天。
 

作者:名字

相关产品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0435-3676601

在线咨询

最新产品

回到顶部